北朝帝业 !
自西山别业返回晋阳城中,高欢亲将仍自忿忿不已的秃突佳送归官邸之后,方待折转归府,却见到距离这官邸不远处的街角处似有甲卒聚结迹象,于是便给仗从护卫的段韶递了一个眼色。
段韶见状后便点点头,率领一队亲卫人马便直向那处街角行去,很快便从那里驱赶出三十多名甲刀俱备的卒员,全都向高欢车驾所在处押引回来。
“尔徒因何聚结于此?难道不知此间邸舍有国宾贵客居住?”
一名随驾的吏员在高欢眼神示意下上前一步,望着那些甲卒们喝问道。
众甲卒被段韶带兵驱赶至此,原本神态多有惶恐惊惧,但在听到这名吏员的喝问后,当中为首几员顿时便面露激愤之色,其中一个指着吏员便怒吼道:“栅下奴儿,竟呼蠕蠕之贼为宾客!某等晋阳壮士,正待为大王扑杀邸中狂贼,奴儿若敢阻挠,一并受死!”
那名吏员听到这吼叫声,顿时惊吓的缩了缩脑袋,这晋阳城周边骄兵悍将数不胜数,手中有刀者便能气壮三分,哪怕是他们这些丞相府吏员若非深得大王恩卷,面对这些悍卒们也得退让三分。
“大胆!大王车驾行此,尔等安敢放肆!”
段韶一声怒喝,将此间众人全都震慑住,旋即命令抓取两名为首之人引至高欢车驾前。
那两人见到车内的高欢后,脸色顿时也变得惊慌拘禁起来,忙不迭顿首于地,颤声说道:“臣等绝非有意冒犯王驾,只因为此处馆邸中所居蠕蠕狂贼每每于市欺侮军人、狂言羞辱……所言多有不堪入耳,臣等羞愤难当,故而便想聚结义士,扑杀贼徒于馆中,若有违法、恭待大王惩戒……”
车内高欢听到两名兵长所言,沉静面容中难辨喜怒,他对柔然使臣于街市中招摇事迹也多有耳闻,因此在听到军士们控诉后也不觉得意外,只在稍作沉吟后才开口说道:“国中之贼不在此处,尔等一腔壮义胸怀不用于建功而用于违法,实在愚蠢!各自解甲退开,勿再滋扰犯事!”
两名兵长听到这话后仍待开口力争,却被段韶指使卫士们将他们拉了下去,并将那些聚集在此的甲卒一并驱逐哄散,然后才又拱从高欢车驾向丞相府而去。
“人言知耻而勇,军心若此,孝先觉得是否可用?”
归途中,高欢一边回想着之前那两名兵长的对答,一边对策马行在车旁的段韶发问道。
段韶听到这个问题后,先是稍作沉吟,旋即便开口道:“道外无徒,法外无众,大王奉道立法,为国诛贼,本就是不待蓍龟的事情!君辱臣死,号为同心,群徒既然不畏争死于此,必也不惧夺胜于阵中!”
听到段韶这一回答,高欢脸上便也露出了几分欣慰的笑容,虽然他也明白这话存着几分安慰他的意思,但听来便让人自觉振奋。
武定元年高仲密背逃所引发的邙山之战,虽然是以东朝大胜而宣告结束,尽管西朝丢盔弃甲、大败亏输,但自贼首宇文黑獭以降的西朝骨干们仍然得以顺利撤回关中,且连年来在关中动作频频、大造武备,声势隐隐更胜从前,颇有将要卷土重来之势。
高欢每每思及此节,心头常常充满余恨,若使当年能够挟大胜之势奋力直追下去,今日之东西局面必然会大有不同。
从当年六镇兵变洪流当中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成长为如今权倾一方的霸府权臣,高欢自是心志坚毅,深知事后的懊恼完全的于事无补,只会更加的败坏自己的心境。
但近年来每每听到关西传来的各种人事消息,他心内总是控制不住的要去想象,当年若能再坚持几分……
邙山之战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高欢却高兴不起来,并不只在于未竟全功,更在于这一场战事中两方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尽管是在高仲密这个叛徒的配合下西朝才得享主动权,但这仍然需要深作警惕。
如果说西贼的势壮和顽强让高欢心生警惕,那自己国内的暗流涌动就可以称得上是如芒在背了。
高仲密乃是河北起事的元从之一,其人居然选择投靠西朝,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可谓是好的征兆。
邙山之战后高欢之所以没有坚持继续追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高仲密的反叛或会给邺下乃至河北带来连锁性的恶劣影响。
高仲密一人虽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但其子高澄却是在武定年前后做了不少实实在在损害河北大族利益的事情。因此那时的河北,也是迫切需要足够的武力加以震慑的。
如果说河北大族的潜在威胁是高欢早已预料到、并且已经做好应对方案的一个隐患,那他深为依赖的六州鲜卑于战争中的表现就让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这其中最令人切齿深恨的自然就是彭乐于阵纵走宇文黑獭,状似痴愚鲁莽、实则奸险狡诈。
这些镇兵老伙计们也是深谙“走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同势穷投敌的高仲密相比,他们显然更乐意做一个专制一方的侯景,能力达不达得到暂且两说,但却不想直接抹杀这个可能。
这样的态度也延伸到邙山之战后是否继续追击这一问题上,诸将之中支持继续追击的竟然只有潘乐与刘丰。其他不赞成的将领们,究竟是出于士马疲惫、穷寇勿追的军事角度,还是其他原因,那就由人自度了。
那时的高欢,心中也担心大军久顿于外而疑后方生变,故而暂且止步收兵。
邙山一战虽然获胜,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都亟待解决。
故而从武定元年撤军之后,高欢对外奏请沿肆州北山修筑长城,以缓解来自柔然的压力,并遣使修好于南梁,确保边境平稳的同时,对内也开始正视杜弼之前所提出的整治贪腐的问题,由其子高澄捉刀、大刀阔斧的修整内政。
虽然大多数内政政策都由邺都朝廷负责执行,但其中干系比较重大的河北诸州扩户与编甲,高欢仍恐高澄威望与手段不足,而由晋阳霸府中自己的亲信负责执行。
河北多年战乱,大量人口荫蔽于豪强门户之内,将这些隐户整扩出来,便能直接增加受控于霸府的人口和钱粮赋税。
给河北带来多年战乱的六镇镇民,虽然其中大部分都经由尔朱氏手交到了高欢手中,但在瀛、冀、定这作为六镇镇民安置地的三州中,仍然分布着众多的六镇遗民。
因此高欢又分遣使员前往三州察访整编六镇遗民,若能迁走的则迁往晋阳周边的六侨州安置,已经落地生根、难以迁走的,则便就地整编为军户士籍,并且在镇设立六州都督,招募这些六镇军户参与邺都和晋阳宿卫。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东朝财力物力和兵力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长,这也让高欢本就不曾冷却的心再次变得火热起来。
特别东朝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同时,西面的增长势头也是不遑多让,甚至具体到军事方面,增长之势较之东朝还要更加迅勐。
东朝虽然基础更高,拥有六州鲜卑这一优质兵源,但其招募军士的范围仍然有所局限。
特别是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汉人,尽管也有从军,但主要还是以河北豪强家兵部曲的身份而加入军队中,东朝和高欢霸府本身却仍未有系统性的招募政策和手段。
尽管汉卒的战斗力时常遭到诟病,而且国中也常常嘲笑宇文黑獭大举招募汉卒乃是病急乱投医的昏策,但高欢本身自然不会作此乐观之计。
鲜卑卒即便是每一个都能以一敌众,但人少就是天然的劣势。而且这种所谓的种族优越论,本身就特么不靠谱。
对高欢这样胸怀大志的枭雄人主而言,最大的折磨莫过于眼见敌人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而自己却积重难返、转型困难,虽然短期内仍然差距明显,但长远以望却是悲观。
唯一或可欣慰的是儿子总算争气,如今已经成了高欢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但高欢却仍不放心将宇文黑獭这个凶顽巨寇留给儿子,最好是由自己亲手解决,既能全于此身功业,又可避免遗祸于儿孙。
高欢心中这么沉吟着,车驾很快驶入了大丞相府中,诸员左们早已经在府内前庭等候,为首一个乃是丞相府功曹参军赵彦深,阔步行至车辕前抬手将高欢搀扶落车。
高欢还未及落足站定,视线便扫见站在群左前方的一名中年胡将,脸上顿时展露出热情的笑容,大步走到这胡将面前抬手拍着他的肩膀大笑道:“太师归府,我无忧矣!你等直堂者竟不早报,让太师于此枯等,着实该罚!”
“臣也入府不久,这些下员进奉吃喝也勤,大王不用责备。”
中年人名厍狄干,乃是高欢妹婿,如今担任太师、定州刺史,听到高欢因其责怪府左,便开口说道,一边说着一边还待作拜,却被高欢强拉着制止。
赵彦深站在一旁笑语道:“府内皆言,以路程远近来度,太师必得明日才会归府。却不想今早便入,足见太师勤于王事,脚程之快,令人叹服啊!臣等本待奔告西山,却被太师阻止……”
“大王又不是郊外浪游闲戏,怎么能因为臣下来决断去留!更何况,长情的夫妻遭到邪情的刁难,久别后的相见,别个谁又忍心打扰!”
厍狄干又开口说道,身为高欢的心腹亲属,显然也知其门中事情颇深,言辞中毫不掩饰对前王妃娄氏的关怀,彼此虽无直接的亲义,但却是从微时便一路追从至今,人亲其党,故而作此仗义之言。
高欢听到这话后神情不免是有些尴尬,但也知道厍狄干生性耿直且对自己忠诚不二,必然是心中憋闷极深、实在忍耐不住,这才发声暗示自己须得珍惜故人。
“召太师归府,本就是为国计大事。国事若清,家事自宁!”
高欢也不好据此多说什么,哈哈一笑揭过这一话题,旋即视线便又望向站在厍狄干身后一个年过而立、身着黑衣之人,神态间转为沉重之色,还未及开口,便先作抱拳。
那黑衣人见状后忙不迭跪拜在地、不敢受此,而高欢则弯腰将他拉起身来,语调中带着几分惭愧道:“寡人前恨武定元年未从封郎之计,而今墨缞催事,有累封郎不能全于孝义。”
黑衣人名封子绘,乃故太保封隆之之子,如今正为父服丧,听到高欢此言,更是一脸激动感怀之色,垂首哽咽道:“先父旧在世时,常以元从之功为荣,恨天时未假、不能追从尽功。臣初拜于滏口,即知大王必乃匡时救国之唯一,沐恩继志,幸从策使!”
高欢听到这话后便又重重拍拍封子绘肩膀,然后才共众人一起行入丞相府的直堂,开始宣讲他将要再次向西贼发起攻势的计划。
直堂中员众不少,但主要还是丞相府的文臣幕僚。邙山之战后,高欢便对霸府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整,武将们渐渐退出了霸府的决策层,取而代之的则是吏才卓越但却乏甚势力朋党的臣员,霸府戎事总揽于骑兵、外兵等丞相府下属分曹。
如今霸府所掌人马,最主要的便是晋阳周边的六州鲜卑所构成的晋阳兵。骑兵曹总掌霸府宿卫事宜,外兵曹则总领六州鲜卑甲籍。因此霸府完全不需要经过朝廷,便可以在晋阳召集起十数万大军。
除此之外,邺都所设置的京畿大都督则总掌邺都禁军宿卫,这其中便包括原洛阳六坊禁军军士、瀛冀定三州甲籍以及诸州郡兵入参宿卫的兵员。
高欢此番将欲大动干戈,打算要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扫灭西贼,故而国中能战之兵自然是要尽可能多的动员起来,单单霸府所制定的征召计划所覆及的甲卒数量便达到了二十多万!
镇魂小说网